1、鋼結構鑄鋼節點將成為國民經濟建設的支柱鋼結構具有自重輕、建設周期短、適應性強、造型美觀、維護方便等優點,其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目前的單層網殼的節點要求每個節點都是剛接節點,支撐與主桁架的節點需要設置加勁板,而且幾乎所有的焊縫都是焊縫,檢測的難度較大。單層網殼結構對材料的利用率較低,用鋼量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層空間大懸挑結構用鑄鋼節點,其能夠節省鋼用量,采用鑄鋼節點對關鍵點進行結構支撐,關鍵受力位置增加了壁厚,受力更加合理,整體穩定性強。
2、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3、一種雙層空間大懸挑結構用鑄鋼節點,該鑄鋼節點包括:空心球體、第四主管、第九主管和第五主管,空心球體內設置有空心腔,空心腔為一球形腔體和與球形腔體貫通且呈環形陣列分布的4個截面為扇形的擴大腔;空心球體的頂部設置有一吊耳;第四主管和第九主管均位于空心球體的0°緯線上并相對設置,第四主管和第九主管內設置有與空心腔貫通的斜度為4°的通孔;第五主管設置于空心球體的上半球,第五主管和第九主管的夾角為53°;第五主管和第四主管的夾角為127°;第五主管的端部設置有連接通槽,連接通槽為一半球狀槽體和與半球狀槽體貫通的柱形通孔,柱形通孔貫通空心腔。
4、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上述鑄鋼節點還包括設置于空心球體0°緯線上的支管和第十一支管,支管和第十一支管之間圓弧過渡連接,第十一支管和第九主管的夾角為75°;支管和第四主管的正視夾角為67°。
5、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上述鑄鋼節點還包括設置于空心球體0°緯線上的第七支管,從空心球體頂部俯視,第七支管和第五主管的軸線重合;第七支管和第五主管的正視夾角為52°。
6、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上述鑄鋼節點還包括設置于空心球體下半球的第六支管,從空心球體頂部俯視,第六支管和第五主管的軸線重合;第六支管和第五主管之間的正視夾角為101°。
7、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上述鑄鋼節點還包括位于空心球體下半球的第三支管,從空心球體頂部俯視,第三支管和第四主管的軸線重合;第三支管和第四主管的正視夾角為81°。
8、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上述鑄鋼節點還包括位于空心球體下半球的第八支管,從空心球體頂部俯視,第八支管和第九主管的軸線重合;第八支管和第九主管的正視夾角為70°。
9、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上述鑄鋼節點還包括位于空心球體下半球的第二支管,從空心球體頂部俯視,第二支管位于支管和第四主管之間,第二支管和支管的夾角為20°,第四主管和第二支管的夾角為47°;支管和第二支管的正視夾角為51°。
10、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上述鑄鋼節點還包括位于空心球體下半球的第十支管,從空心球體頂部俯視,第十支管位于第十一支管和第九主管之間,第十支管與第十一支管的夾角為30°,第十支管與第九主管之間的夾角為75°;十一支管和第十支管的正視夾角為62°。
1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實用新型中的鑄鋼節點用于雙層空間的大跨度結構使用,其在空心球體的赤道線上設置有兩根相對的主管,并且在頂部設置有一斜向主管,下部和中部采用多根支管進行連接支撐;且將第四主管和第九主管的內部通孔設置為與空心腔貫通,將第五主管設置成一半球狀槽體和柱形通孔與空心腔貫通,在關鍵受力位置增加鋼管的厚度,受力更加合理,整體的穩定性更強。
技術特征:
1.一種雙層空間大懸挑結構用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鑄鋼節點包括:空心球體,所述空心球體內設置有空心腔,所述空心腔為一球形腔體和與所述球形腔體貫通且呈環形陣列分布的4個截面為扇形的擴大腔;所述空心球體的頂部設置有一吊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空間大懸挑結構用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鑄鋼節點還包括設置于空心球體0°緯線上的支管和第十一支管,所述支管和所述第十一支管之間圓弧過渡連接,所述第十一支管和所述第九主管的夾角為75°;所述支管和第四主管的正視夾角為6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空間大懸挑結構用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鑄鋼節點還包括設置于空心球體0°緯線上的第七支管,從所述空心球體頂部俯視,所述第七支管和所述第五主管的軸線重合;所述第七支管和所述第五主管的正視夾角為5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空間大懸挑結構用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鑄鋼節點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空心球體下半球的第六支管,從所述空心球體頂部俯視,所述第六支管和所述第五主管的軸線重合;所述第六支管和所述第五主管之間的正視夾角為10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空間大懸挑結構用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鑄鋼節點還包括位于空心球體下半球的第三支管,從所述空心球體頂部俯視,所述第三支管和所述第四主管的軸線重合;所述第三支管和所述第四主管的正視夾角為8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空間大懸挑結構用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鑄鋼節點還包括位于空心球體下半球的第八支管,從所述空心球體頂部俯視,所述第八支管和所述第九主管的軸線重合;所述第八支管和所述第九主管的正視夾角為70°。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層空間大懸挑結構用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鑄鋼節點還包括位于空心球體下半球的第二支管,從所述空心球體頂部俯視,所述第二支管位于所述支管和所述第四主管之間,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支管的夾角為20°,所述第四主管和所述第二支管的夾角為47°;所述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的正視夾角為51°。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層空間大懸挑結構用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鑄鋼節點還包括位于空心球體下半球的第十支管,從所述空心球體頂部俯視,所述第十支管位于所述第十一支管和所述第九主管之間,所述第十支管與所述第十一支管的夾角為30°,所述第十支管與所述第九主管之間的夾角為75°;所述十一支管和所述第十支管的正視夾角為62°。
本技術提供一種雙層空間大懸挑結構用鑄鋼節點,其能夠節省鋼用量,采用鑄鋼節點對關鍵點進行結構支撐,受力更加合理,整體穩定性強,該鑄鋼節點的空心球體內設置有空心腔,空心腔為一球形腔體和與球形腔體貫通且呈環形陣列分布的4個截面為扇形的擴大腔;空心球體的頂部設置有一吊耳;第四主管和第九主管均位于空心球體的0°緯線上并相對設置,第四主管和第九主管內設置有與空心腔貫通的斜度為4°的通孔;第五主管設置于空心球體的上半球,第五主管和第九主管的夾角為53°;第五主管和第四主管的夾角為127°;第五主管的端部設置有連接通槽,連接通道為一半球狀槽體和與半球狀槽體貫通的柱形通孔,柱形通孔貫通空心腔。